金刚经应云何住 云何应住

知道 知道 2022-11-28 3 0

这个话题很大,如果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,也就是:应该如何安住菩提心,或者怎么安住菩提心的意思,然而实际上,如不了解《金刚经》渊源,任何一家解说都感觉有其道理,实际上分辩缕析,则大有深意。

金刚经的论疏渊源

《金刚经》的话是很难理解的,包括每一句。如无著菩萨说:“金刚难坏句义聚,一切圣人不能入”。《金刚经》的渊源于六百卷的大般若经,若不了解大般若经义,谈金刚经则无异于无源之水。

首先龙树依《般若经》进行了两次宣说:
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初问初答——宣说“般若道”。
  • 《金刚经》的再问再答——宣说“方便道”。

金刚经侧重万法阐扬发菩提心,讲般若无住的离相法门,以此明示正等正觉。

另一种宣说论释的是北印度的无著、世亲,这两兄弟是唯识派的。

般若讲离相,中观讲空,而唯识讲有,佛学有空有之争,这就是中观与瑜伽行派的”唯假名论“之争。

所以同一部《金刚经》,中观与唯识的不同论释,其内涵细分起来,所夹杂的学派渊源有所不同了。这一点是需要清楚的。所以,到了玄奘译《金刚经》时,可能已“面目全非”了。

金刚经的译本渊源及解说

在汉地,典型的有两种译本(实际有六种):

一是鸠摩罗什译本,首译本,可称为中观译本。

时间是公元402年(姚秦),现今最为流行,也最依达原义,因为罗什的译本为中观家(般若系)的诵本,继承于龙树的中观般若学,所以能“心知其意”。

二是玄奘新译本,可称为唯识版的译本。

除了罗什首译的中观译本,其他的五种译本(菩提流支、达摩笈多、真谛、玄奘、义净),皆以唯识的论释所译。所以玄奘新译本也是唯识的译本。

三是百家注疏

《金刚经》传入中国,三论、天台、贤首、唯识各宗都有注疏;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,各宗表面上阐扬《金刚经》,实际上阐扬佛性常住和如来藏

又在三教(儒释道)合流环境下,明、清以来,三教九流都来注解《金刚经》,所以其中就杂合了浓厚的真常理论以及儒道两家信仰的理念。

四是密教涉入

《金刚经》传入藏地,又受密教影响,被附加密咒形成读诵仪轨。

五是民俗文化杂合

在《金刚经》传播过程中,民间也出现了各种离奇的灵验感应录。

所以,即使研读《金刚经》,在分不清其学术渊源和脉流的情况下,也会走上夹杂不清的弯路,耗费时日。

中观的译本,更好地体现了般若思想

正因为如此,采用不同的译本,其内涵是不一样的,《金刚经》本是大般若经的简略本,中观论疏当然有空的影子,唯识的论释也自有唯识的影子。但不管如何,原来的《金刚经》只讲离相,没有讲空,更没有讲有。

如果你拿唯识的译本大谈其空,不是不可,可能违背了译者本意。

《金刚经》共分为三十二品,实际上原文是没有分品的,只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所分的,标题也是其加上的,就好像学小生学课术,分个段落再总结出个大意,分的好不好,众说纷纭,但不管怎么说,这个昭明太子还是有些佛学根底的,若不是早逝可能会有些成就,最起码这个分法有利于初学者。

应云何住

在鸠摩罗什译本中共有一处,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:

时,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“希有!世尊!如来善护念诸菩萨,善付嘱诸菩萨。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

上面一段话是佛陀的弟子须菩提向佛陀请教的话。这个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“是指最高成就正等正觉,意思是说,那些善男善女们,发了成就佛道的菩提心,这个菩提心应该住在哪呢?怎么降伏这个心呢?

注:这个善男子、善女人看的善,不是普通的好,而是至少要具备了一些品德才能称为善,如小乘中的“有信、勤、舍、惭、愧、不贪、不嗔、不害、轻安、不放逸”,这样才能称为善男子,善女人。

须菩提的”应云何住“,提出了应该住在哪,应该是一个关键词,好像理解,即然发了这个菩提心,就应该给个处所,理所当然的意思。

佛在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中给了一大段的回答,看似所问非所答:

......须菩提!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

说须菩提啊,如果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那还是菩萨吗。这一段说的是不要着相

接着在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中说,

“复次,须菩提!菩萨于法,应无所住,行于布施,所谓不住色布施,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。须菩提!菩萨应如是布施,不住于相......菩萨无住相布施,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。须菩提!菩萨但应如所教住。”

从这里可以看出,应云何住,首先就无所住,你发了这个菩提心,无论布施了什么,或者说做了什么有功德的事,不要念念不忘,不要把心住在一举一动一念(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)上,不要住相,要离相。这个心哪还有来的住,哪有什么应该啊,当头一喝,直接破了执着。

云何应住

在鸠摩罗什译本中共有一处,须菩提在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中问道:

尔时,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佛告须菩提:“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,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

你看这个须菩提,又发问了,这些善男信女,发了成就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后,哪个地方是(这个心)住的呢?

你可能说,前面不是回答了,不要住在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上了吗?

其实这个菩提心住的问题,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,一环扣一环地,层层推进的。像我们初中学牛二定律,高中还学,大学继续学,研究生还要学,但不同层次其内容的深度就不同了。

你看佛陀在这段里怎么说,当生如是心,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

这已经从住的问题,谈到生的问题了,无所住而生其心了。菩提心无住了,而又生出一个心来,什么心?我应灭度一切众生。灭度一切众生已,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。这样的心,更是深不可测了。但这个心还不能住。

总之,应云何住,或云何应住,书面上很好说,但要理解为何这样说,就没有那么简单了。

首先,我们要了解:“应云何住”是出自《金刚经》的玄奘译本,如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鸠摩罗什译本里没有“应云何住”,而是“云何应住”。

我们来看玄奘译本经文:

【原文:世尊。诸有发趣菩萨乘者。应云何住?云何修行?云何摄伏其心?】

须菩提在《金刚经》中第一次问佛祖:“师父啊!请问发了菩提心的人,心该安放在哪里?往哪修行,如何降伏他的心呢?”

释迦摩尼一番开示后,把往哪放、往哪修交待得清楚之后,须菩提又问到:“师父啊!请问发了菩提心的人,心该如何安住?如何修行,如何降伏他的心呢?”

【原文:世尊。诸有发趣菩萨乘者。云何应住?云何修行?云何摄伏其心?】

释迦摩尼又是一番细心开导,言明了如何安住、如何修行。

通过上述我们就能了解到:

“应云何住”是:“应该安在哪里?”的意思,

“云何应住”是:“怎么样来安住?”的意思。

当然:通过经文对照,我们发现把梵文本笼统的理解成“如何安住”都是可以的,或许,这就是为什么鸠摩罗什会都译成“云何应住”吧。不过通过释迦摩尼前后两次不同的解答可以发现,前后两次按不同的翻译应该会更加贴切。前一次:“应云何住”,第二次:“云何应住”。

阿弥陀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