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上一句(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)

知道 知道 2022-11-27 2 0

关于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上一句,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"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2、"意思是: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?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,照样过我的一生。

3、怕指:穿林打叶的雨声。

4、一蓑烟雨指:一身蓑衣。

5、任平生指:照样过我的一生。

6、一、原文三月七日,沙湖道中遇雨。

7、雨具先去,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。

8、已而遂晴,故作此词。

9、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
10、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
11、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
12、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13、二、译文三月七日,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,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,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,只有我不这么觉得。

14、过了一会儿天晴了,就做了这首词。

15、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,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,一边悠然地行走。

16、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,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?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,照样过我的一生。

17、春风微凉,将我的酒意吹醒,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,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。

18、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,回去,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。

19、三、作者出处【作者】苏轼【朝代】宋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扩展资料一、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(宋神宗元丰五年)春,当时是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(今湖北黄冈)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。

20、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,风雨忽至,朋友深感狼狈,词人却毫不在乎,泰然处之,吟咏自若,缓步而行。

21、二、作品鉴赏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。

22、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,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。

23、全词即景生情,语言诙谐。

24、首句“莫听穿林打叶声”,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,另一方面又以“莫听”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。

25、“何妨吟啸且徐行”,是前一句的延伸。

26、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,呼应小序“同行皆狼狈,余独不觉”,又引出下文“谁怕”即不怕来。

27、“竹杖芒鞋轻胜马”,写词人竹杖芒鞋,顶风冲雨,从容前行,以“轻胜马”的自我感受,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、笑傲人生的轻松、喜悦和豪迈之情。

28、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此句更进一步,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,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、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。

29、结拍“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30、”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,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: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,毫无差别,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、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?句中“萧瑟”二字,意谓风雨之声,与上片“穿林打叶声”相应和。

31、“风雨”二字,一语双关,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,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“风雨”和人生险途。